1970年4月24日
我国榜首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让全世界“听见了”《东方红》的旋律
听见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声响
我国人探究世界奥妙
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前奏从此摆开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榜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5年11月26日
我国榜首颗回来式卫星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轨运转3天后
收回舱成功回来地面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把握卫星收回技能的国家
观赏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观赏我国榜首颗回来式卫星(材料相片)。1999年11月20日
我国榜首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
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完结空间飞翔实验之后
在内蒙古中部区域成功着陆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初次飞翔实验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
在轨飞翔14圈
历时21小时23分
完结我国初次载人航天飞翔
我国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把握发射载人航天技能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候,并在舱内并排展现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成功进行了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翔
历时115小时33分
完结了多人多天飞翔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回来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首先出舱的航天员费俊龙(左一)看着聂海胜出舱。2007年10月24日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11月12日
由嫦娥一号拍照数据制造完结的
“我国榜首幅全月球影像图”发布
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焚烧发射。
根据嫦娥一号卫星拍照数据制造的我国榜首幅全月球影像图。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飞天
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
在太空成功施行出舱活动
顺利完结我国航天员榜初次空间出舱
这标志着我国打破和把握出舱活动相关技能
2008年9月27日,履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翔出舱活动使命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我国国旗(摄于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大屏幕)。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回来地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向现场搜救人员挥手致意。2011年11月3日和14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主动交会对接
打破和把握了主动交会对接技能
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2次对接成功。这是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屏幕上模仿对接的画面。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
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履行我国初次载人交会对接使命
刘洋也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2012年6月24日
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驭飞船
与天宫一号方针飞翔器对接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完好把握空间交会对接技能的国家
2012年6月18日,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现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刘旺(从右至左)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2012年12月27日
我国自主制作、独立运转的斗极卫星导航系统
发动区域性正式服务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斗极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订搬运轨迹。这颗地球停止轨迹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斗极导航卫星组网运转,构成区域服务才能。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
在轨飞翔期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
进行了一次主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在天宫一号
展开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能实验
并初次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10时许,我国初次太空授课开端。这是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的倒像映在水球中。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勘探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区域
我国航天器初次在地外天体完结软着陆
嫦娥三号勘探器地势地貌相机拍照的巡视器旁边面图画。2016年9月15日
我国首个真实意义上的
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
2016年11月3日
我国最大推力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完结升级换代
运载才能进入世界先进队伍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焚烧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别离,进入预订轨迹。2017年4月20日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结主动交会对接。2020年6月23日
我国斗极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最终一颗组网卫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升空
2020年7月31日
斗极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面建成并注册服务
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独立具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20年6月23日,我国斗极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终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升空。2020年7月23日
我国初次火星勘探使命“天问一号”勘探器
成功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
正式敞开了我国人自主勘探火星之旅
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初次火星勘探使命“天问一号”勘探器发射升空。
由回禄号火星车拍照的“着巡合影”图。2021年4月29日
我国空间站天和中心舱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制作进入全面施行阶段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我国空间站天和中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精确进入预订轨迹,使命获得成功。2021年6月17日
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并与天和中心舱完结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中心舱
我国人初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拍照的进驻天和中心舱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向全国人民还礼致意的画面。2022年5月10日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在历经数小时的飞翔后
天舟四号顺利完结与空间站中心舱后向对接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正式敞开全面制作
2022年5月10日清晨1时56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腾空而起。2022年7月24日
我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2022年10月31日
我国空间站第三个阶段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2022年11月3日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结转位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T”字根本构型
在轨拼装完结
向着建成空间站的方针迈出了要害一步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按时焚烧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别离并进入预订轨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按时焚烧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别离并精确进入预订轨迹,发射使命获得圆满成功。
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结转位。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
嫦娥六号带着月球反面样品成功回来地球
从嫦娥一号拍照的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初次完结我国对小行星的腾跃勘探
嫦娥三号成功完结落月愿望
到嫦娥四号完结人类初次月球反面软着陆
嫦娥五号完结我国初次地外天体采样回来……
我国探月的脚步迈向更远、益发坚实
2024年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屏幕上拍照的嫦娥六号上升器带着月球样品自月球反面起飞的动画模仿画面。
嫦娥五号勘探器在月球外表展现国旗。此时
神舟十八号乘组仍在我国空间站繁忙着
“神舟”巡天、“嫦娥”奔月
“斗极”指路、“天问”问天
“天宫”览胜、“回禄”探火……
一个个浸透中华民族深沉文明底蕴
与文明传承的使命
一次次展现着我国航天
勇攀科技顶峰的探究成果
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发射。
2024年7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拍照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聪出舱的画面。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
几十年间
我国航天人自给自足、自主立异
一步一足迹
创造出累累硕果
2024年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嫦娥六号使命总设计师胡浩(左)、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和嫦娥六号使命副总设计师王琼(前)沟通嫦娥六号使命发展状况。揽月九霄
探手摘星
新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
经过白手起家的探究
自强不息的尽力
开拓进取的研究
实打实地谱写了
探究星斗大海的现实主义绚丽诗歌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初次火星勘探使命着陆火星成功。这是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人类在众多的世界面前是藐小的
但人类的探究精力是巨大的
我国航天人将飞越星斗大海
向世界更深处不懈寻找
本期掌管:蔡湘鑫
拍摄:金立旺 赵建伟 王建民 李刚
查春明 连振 刘潺 李鑫 郭程
江宏景 胡智轩 周佳谊 赵颖全 郭中正